初次投入數位行銷的中小企業更需要運用八二法則


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,開始經營數位行銷是一個既期待又不確定的決定。
在時間、人力、預算都相對有限的情況下,該怎麼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益?
這時候,「八二法則」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思維工具

為什麼要運用八二法則?

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,八二法則(也叫關鍵少數法則)指出:「大約20%的因素,會帶來80%的結果」。
對中小企業來說,這是一種幫助我們聚焦有限資源、避免分散投入的思考方式。

那麼,該聚焦在哪20%?
我們可以把行銷資源的「關鍵20%」分成兩個層面來看:基本面策略面

一、基本面:先建立合作默契與內部認知
把廣告投手當成生意夥伴1
無論廣告操作人員是內部員工還是外部合作夥伴,老闆都需要主動提供資訊,例如:產品的利潤結構、經營目標、過往嘗試過的方法……這些會大大影響廣告策略的判斷基準。
把資訊講清楚,而不只是交代任務,這是行銷合作的核心與起點。

掌握利潤結構,幫助判斷是否「有效」
產品的淨利是幾%,廣告成本最多佔幾%才不會虧?這些基本數據,老闆通常最清楚。如果能跟廣告投手分享這些資訊,雙方的決策會更精準,也更有效率。

二、策略面:集中火力,從單一平台突破
多數中小企業的行銷起步階段,常見的狀況是:「一個人要包全部」。可能一個人身兼文案、美編、投廣告、客服與社群管理。這樣身兼多職的情形下,更需要集中資源。

這裡有個簡單的原則:「先經營好一個平台,有成果後再拓展第二個」。

每個平台的演算法不同、操作邏輯不同,若一開始就同時經營三、四個平台,反而會因為資源過度分散而難以累積成果。

兩種起手式推薦:
若主力是做社群互動與視覺吸引,可以從 Meta(Facebook / IG) 起步,並搭配廣告投放、粉專經營、素材測試。

或是從 Google 關鍵字廣告 開始,先下關鍵字廣告吸引流量。

無論選擇哪個平台,記得至少保留 3~6 週的觀察期,用來累積數據與調整方向。

結語:讓有限的資源,發揮最大的槓桿效益
數位行銷不是砸大錢才有效,而是做對選擇後,每一分投入都更接近結果。
從建立合作默契、釐清內部結構,到挑對第一個平台專注經營,每一步都是降低風險、提升成果的實際作法。
對初次投入數位行銷的中小企業來說,是一種更聰明的經營方式。

如果你正處於「不知道從哪裡開始」的階段,不妨從八二法則出發,重新檢視自己該做的第一件事。
不需要一次做到全部,只需要先把最關鍵的 20%做好,更務實、更有效率之外,也更容易開始。


註1:「把廣告投手當成生意夥伴」從小黑老師(邱煜庭老師)的vocus部落格學到,對於行銷新手,這個部落格大推,有很多乾貨。

註2:本文靈感來自Frank Chiu 在《SEO排名攻略學》中提到新手學習SEO需要注意八二法則,將80%的精力放在20%的重點上,更快看到成效。不只是在學習SEO上面,擴及整體行銷策略,一樣可以適用這個法則。

想了解這個網站會有些什麼內容,請看:不是行銷專家,卻更值得參考?

想看更多行銷觀察筆記,可以看:《路邊行銷觀察室》週二快閃 @UBER

之後預計更新:行銷新手懶人包,一步一步帶你完成上面提到的前置作業。

以及投放廣告,有初步成果與流量後,如何將流量轉為長期的數位資產。


已發佈

分類:

作者:

標籤: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